扫描时想要成功捕捉对称或平坦、没有明显特征的物体需要一定的准备,因为这类物体缺乏扫描仪可以跟踪到的明显特征。想要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:
① 放置标记点
针对不同的标记点和扫描仪,遵循以下原则:
在物体表面放置标记点的间距为3-4厘米,确保扫描仪单帧画幅至少能识别到5个标记点。
如果使用RANGE系列或MIRACO系列(远景模式),标记点之间的间距应为6-8厘米,确保扫描仪单帧画幅至少能识别到5个标记点。
在物体表面放置标记点的间距为1-2厘米,确保扫描仪单帧画幅至少能识别到5个标记点。
注:如果使用显影剂和标记点,建议先喷涂显影剂,再放置标记点。这样扫描完成后,移除标记点会更容易一些。
② 魔术布
可以将魔术布放置在物体下方,此方法快速且无需贴标记点。
③ 转台垫
将转台垫放置在转台上,为表面体积过小、无法放置足够标记点的物体提供标记点。
④ 参照物体
在被扫描物体周围放置特征丰富的物体(如Revopoint 3D扫描仪附带的样品雕像等)。
在扫描设置中选择特征拼接模式,扫描仪将同时捕捉这些参照物体和被扫描物体,并可在后期处理时删除参照物体。
具有以下特性的物体表面可能难以扫描,因为它们会吸收、不反射,或反射过强光线,导致扫描仪无法正确捕捉物体表面信息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使物体表面呈哑光状态,具体操作可参考以下解决方法:
① 使用显影剂,轻薄且均匀地覆盖物体表面。
② 使用细腻的粉末,如爽身粉或散粉,轻轻覆盖物体表面。
① 标记点间距保持在 6-7 cm。如果物体太小无法直接放置标记点,可使用双轴转台、标记块套件或在物体周围放置标记点。避免使用带有标记点的软垫或布料。
② 标记点不宜过多,但需保证扫描仪单帧画幅内至少能识别到 5 个不规则分布的标记点。
③ 物体的关键位置应增加标记点,如边缘、凹槽及其他复杂表面,以提高跟踪稳定性。
④ 扫描前确保标记点充分覆盖物体,且无任何标记点被遮挡。
⑤ 确保标记点牢固贴合物体表面,避免边缘翘起。
⑥ 避免将标记点贴在曲面上,以防止其在扫描时发生变形。
⑦ 避免在阳光直射下使用标记点,因反射的光线可能影响扫描效果。
⑧ 不建议重复使用粘性标记点,因其粘附性会减弱,可能在扫描过程中掉落或移动,导致跟踪不稳定。
⑨ 高精度扫描建议使用内径 6 mm 的标记点。
注:混用不同尺寸的标记点可能影响扫描精度。